跟谁学创始人陈向东也曾公开表示,按照规律,在线教育机构的投资期大概在12至18个月,如果拿不到后续投资或产品服务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今年或将有20%至30%的机构被淘汰出局。
“洗牌是很多行业都必须经历的事情,经过初期的用户快速增长和公司的纷纷进入,如果盈利模式没有得到市场认可,公司又会纷纷退出,这时市场整合洗牌就开始了,2014年的在线教育公司倒闭潮已经预示了这种发展趋势,接下来的两三年就会经历市场整合。”王琼分析认为。
王琼进一步表示,待整合完成后,找到成熟商业模式的公司会活下来,甚至开始IPO,增加收入实现盈利,整个行业质量也都会有所提升。
“由于在线教育的涉及范围较广,包括K12教育、语言教育、职场培训、专业技能教育等,而公司的盈利模式也较为繁多,如O2O、B2C、C2C等,因此未来行业格局将会出现多元化发展局面。”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王琼也表示,届时市场格局基本上将呈现平台+垂直的结合,即少数几家大型公司做平台,小公司或者创业公司则专注垂直细分。
在线教育行业仍待规范保障
法治周末记者 蔡长春
移动互联网分析师王新一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盗版猖獗、“分享精神”盛行的大环境,会给在线教育的发展带来巨大隐患。
据王新一介绍,在互联网上很容易就能找到在线教育的课程,而且很多都是免费的,从理论上来讲很难封杀那些盗取知识信息的高手,加之分享主义者推波助澜,原本稀缺的教育资源往往变得触手可及。
在沪江网法务总监林华看来,当前在线教育的付费视频盈利模式之所以发展不是很顺利,很大程度上就与频繁出现的盗版侵权现象有着较大关系。
“这种问题并不是在线教育领域内的特例,而是整个互联网内容生产商所共同面临的境况。”林华表示。
据林华透露,目前他所从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应对版权侵权问题,沪江网现在已经遭遇了较多的课件盗版侵权问题,而且这类问题出现频率很高,应对起来更是十分困难。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国内在版权保护方面的水平还比较低,同样的视频教程可能在很多网站上都会出现,因此政府在版权保护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监管力度。
而在相关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相应的监管措施予以维护;另一方面,对于众多消费者而言,同样也需要相关部门对行业进行规范,从而逐步净化行业,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消费保障。
据了解,面对市场上不断涌现出的各种五花八门的在线教育公司,很多消费者不仅在选择上犯了难,更加有人开始怀疑,“这些突然间就出现在眼前的在线教育公司,他们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会有保证吗”?
沈哲彦对此指出,当前在线教育行业在相关标准方面存在一定缺失,由此造成了市场上鱼龙混杂的状况,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董毅智律师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实体教育领域国家已经对其作出了很多资质方面的要求,而对于在线教育领域的相关政策目前还不是很明朗,因此对于不断涌现出的众多在线教育企业,其教学质量水平究竟如何,可以说很多都还是个问号。
大连百家教育集团董事长张晓旭此前曾公开表示,教育培训不是有钱就可以办,而是要有技术,但是现在国内出现了有钱就可以办教育的势头,这打破了教学的自然规律,很容易造成混乱。
张晓旭由此建议,资本如果想要进入教育市场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和门槛,需要对其进行行业认证。
此外,董毅智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未来其师资管理方面的问题也将得到更多关注,尤其是现在很多在线教育的老师都是兼职老师,他们往往都在一些学校或者研究机构担任职务,大多是在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进来,而这种情况下的劳动关系也可能会在将来引发一定争议。
“不仅如此,在收费标准和服务维权等方面,消费者都有可能会遇到问题。尤其是在服务维权方面,消费者因传统线下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不过关进行维权时难免会遭遇各种困难,考虑到在线教育公司的‘线上’身份状况,这个问题很可能会被进一步放大。”董毅智表示。
董毅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针对上述问题,将来可能会有一些相关规定出台,之后一些不符合相关资质的公司很可能就会因此被淘汰出局。